本报讯 前不久,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儿子来到市工商局12315投诉台,声称她的儿子阿明被石狮一家童装公司坑骗,花了近5万元进了一批劣质的衣服,请求投诉台的工作人员帮忙调解并申请退货退款。 “这笔5万元的进货款,是阿明私底下跟学校几个同学借的。”据这位母亲介绍,原本家境就一般的他们是根本不可能一时间拿出5万元替阿明还给他的那几个同学,希望有关部门能帮帮她的儿子阿明,替阿明向这家公司协调能否退货退款处理。当日,记者正好在投诉台,目睹了这一切。 现场,当这位母亲一直在请求投诉台的工作人员帮忙时,阿明却总是低着头,好像做错事的孩子,任凭母亲如何指责,他都默默地承受着。而据市工商局12315投诉台的工作人员介绍,阿明的诉求已超出了投诉台的受理范围,建议阿明向其他部门或有关律师咨询相关事宜。最后,应阿明母亲的再三请求,投诉台的工作人员给这家公司老板拨打了电话,其结果让人有些意外。 “我们当时很明确地告诉对方,这批货是有问题的处理品,因为存储过久等原因,原本市场价一件好几百元现以每件20元低价处理。”据这家公司老板介绍,与公司接洽这批问题处理品的并不是别人,是阿明的表弟,且他的这位表弟在他们公司任职已多年,熟知公司处理商品的流程和处理方式。 此刻,原本不做声的阿明开口了。“以前,表弟拿回来卖的货都挺好的,且卖得也不错。”阿明说,每年年底,表弟阿历(化名)夫妻俩都会带很多处理商品回老家贩卖,每一次都能赚上一笔。于是,在两个月前,当阿历与他谈起想找人合伙做处理商品的买卖时,他没多想就答应了,然后从几个同学那里借了5万元,付了这笔货款。 “当我从学校赶来石狮查看货品时,却发现那些处理商品的破损程度特别严重。”阿明说,他找表弟,表弟说他也不知道这次的货为什么会这么差,他也不知道怎么办。一旁的母亲听到阿明这样的回应时,更是生气地在一旁用方言指责他。阿明十分自责。他说,当时碰巧学校里事情多,自己没能抽出时间亲自来验货,当表弟催促打货款的时候,他就直接将钱汇给了这家公司,殊不知自己被坑了。 阿明打开自己的手机,看着支付汇款的页面,久久不语。90后出生的他,过完春节就要大学毕业了,原本想着,在毕业前,通过自己的方式为自己赚取第一桶金,不料却因自己的疏忽大意与过分轻信他人而背上一笔5万元的债务。 另外,有关法律人士建议阿明先找合伙人阿历弄清楚事情的原委。据悉,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,“处理品”的确有可以不施行“三包”规定,但同时法律也明确了这样一种情况,“没有真实说明处理原因的除外”。 本文来自:石狮日报
|